詹特法則:誰也不比別人差
什么是詹特法則?
詹特法則是丹麥人不成文的社會行為準則,它就是:“不要認為你高他人一等,不要覺得自己是個精英?!? 為北歐各國共同遵循的平等主義。爺大乃是出自于丹麥小說家安克賽. 森納茂斯(Aksel Sandemose ) 在1933年暢銷小說"一個逃亡者的足跡(A refugee crosses his tracks)"中的一個虛構地名,住在爺大的人, 總是想辦法在貶低別人。
詹特法則的內容:
這些法則可歸納為十條定理:
*1. 不要以為你很特別 (Don't think that you are special);
*2. 不要以為你的立場跟我們一樣 (Don't think that you are of the same standing as us);
*3. 不要以為你比我們聰明 (Don't think that you are smarter than us);
*4. 不要以為你比我們好(Don't fancy yourself as being better than us);
*5. 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懂得多(Don't think that you know more than us);
*6. 不要以為你比我們重要(Don't think that you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us);
*7. 不要以為你什么都擅長(Don't think that you are good at anything);
*8. 你不應該嘲笑我們(Don't laugh at us);
*9. 你不應該以為任何人在乎你(Don't think that anyone cares about you);
*10. 你不應該以為你能教我們任何東西(Don't think that you can teach us anything).
都在傳達“別以為你比別人強”,“誰也不比別人差”的哲學。
詹特法則的表現:
丹麥的平等原則表現在社會各個方面:
上下平等
丹麥女王是世界上君主國家中最平易近人的國王,丹麥政府的總理部長們在生活中完全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員。他們與普通人一起騎著自行車上下班,一起去超級市場購物,在公共游泳池里很可能你身邊那個埋頭游泳的人就是政府的總理;
男女平等
丹麥是西方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在這里百分之八十的婦女參加工作,婦女與男人享受著完全平等的權力;
性別平等
丹麥是最早認同同性戀婚姻合法存在的國家之一;
年齡平等
丹麥的孩子從小將被成人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的獨立人格受到成人的保護與尊重;
種族平等
丹麥是世界上接受各種難民最多的國家之一。盡管由于歐洲開放和恐怖主義襲擊等原因丹麥在這個問題上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丹麥的社會中,種族歧視是受到所有人的譴責和鄙視的,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標準之一。
【小知識】社會平等
含義
社會平等是指人們對生產資料的同等關系和由此產生的在社會生活的政治領域、經濟領域、社會領域和文化領域內的平等。
相關問題討論
社會的不平等關系是隨著分工和社會分裂為階級而產生的。然而,社會平等的思想隨著社會關系的發展而有本質的變化。社會平等的思想產生于資產階級革命的準備時期。在這個時期商品形式已經成了勞動產品的普遍形式,因而人們彼此之間作為商品占有者的關系是占主導地位的社會關系。商品經濟要求商品占有者的平等,否則會破壞正常的商品交換;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消滅個別等級特權的要求,逐步發展起無產階級的社會平等觀,要求消滅階級。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可能實現社會平等。因為資本主義既存在著財產上的不平等,也存在著社會政治上的不平等,同時也存在著剝削。形式上宣傳的自由、平等得不到相應物質條件的保證,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的勝利,對抗階級的消滅,社會主義民主的發揚,標志著在達到社會平等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但仍然存在著不平等現象。這是由于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存在著差別,工資是按勞動數量和質量分配的等等。只有消滅了一切階級差別和社會差別,使人的個性、能力和才能得到空前的、全面的發展,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一律按需分配時,才能實現實質上的社會平等。
馬克思主義觀點:指人與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處于同等地位,享有同等權利。平等并不是一個抽象的絕對概念,而是包容著豐富的內涵的、不斷演化和發展的歷史范疇。不能脫離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來談論平等。平等是資產階級用來反對封建社會等級特權制而率先提出的口號。資產階級所要求的平等實際上是商品所有者之間的平等,是市場機會的平等,是在金錢、資本面前的平等。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實現這種平等無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人民在形式上享有政治上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實際上,資產階級占有生產資料,掌握國家機器,勞動人民處于被壓迫受剝削的地位。由于經濟地位上的不平等,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不可能有實質上的政治平等和社會平等。無產階級賦予平等以嶄新的內容。資產階級的平等只是消滅階級特權,而無產階級的平等是消滅階級本身,是在生產資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從而消滅一切由階級差別所產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社會主義國家消滅了私有制,從而消滅了最深刻的社會不平等的經濟基礎。但由于種種原因,社會主義也未能完全消除社會不平等現象。這是因為社會不平等的消滅除了需要消滅私有制和階級差別外,還需要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
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也是人類向往的理想價值。人們向往和追求平等,首先要明確平等的內在意涵。平等是什么?平等是一種社會價值,是一種關于社會應當如何對待其成員的規范性價值。具體而言,一個社會中的全部成員在特征、個性、能力、需求等方面肯定是千差萬別的,但他們在作為人、作為社會主體的意義上是平等的。社會應將每個人作為平等的社會成員來對待,確保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都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和照顧。這就是現代社會平等理念的基本意涵。
雖然平等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共識,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仍然存在廣泛的不平等。這些不平等有的是由歷史和社會因素造成的,比如家庭背景、教育機會、階級、階層等,有的是由自然、個人甚至難以描述的因素造成的,比如天賦、才能、勤奮程度、運氣等。倡導和促進平等,就是要對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特別是由不合理、不正當的因素造成的不平等予以矯正和補償,彌合人們在權力、機會、財富、生活前景等方面的差距。
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
鉀肥與中微肥部
—— 鉀福天下 無微不至 ——
政策/智庫/品牌/課題/會務/培訓
投稿郵箱:jfyzwf@163.com
- 上一篇:全國化肥施用量已連續五年保持負增長!
- 下一篇:落價事大事小 不妨觀望觀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