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農國際與馬來西亞加深融合促進共贏發展
持續鞏固東南亞市場
中農國際與馬來西亞加深融合促進共贏發展
近日,中農國際、中農鉀肥與馬來西亞首相署經濟策劃組農業司、馬來西亞駐老撾大使館聯合舉辦 “農業發展視頻交流會”,雙方按照“優勢互補、相互支持、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深入探討未來合作的重點方向和領域,增進相互了解,以期進一步實現互利共贏。
馬來西亞首相署經濟策劃組農業司司長Zaeidah、馬來西亞駐老撾大使館大使Aini與中農國際北京銷售團隊負責人、老撾銷售團隊負責人參加會議并做主要發言。馬來西亞種植業管理機構負責人和棕櫚協會代表等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會上進行了交流研討。

會上,公司首先介紹了企業的業務發展情況、經營規劃、戰略布局,并結合公司近期、中期、遠期的產能建設計劃,以及鉀肥對馬來西亞經濟作物的功效,對相關鉀肥市場的供需概況進行了闡述和分析,期待雙方在友好合作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推進和發展合作業務,開創新的合作模式。針對多位代表提出的鉀肥問題,公司一一給予專業解答,同時誠摯邀請馬來西亞代表到公司鉀鹽工廠實地考察交流。
Zaeidah司長與Aini大使十分重視馬來西亞與中農國際的鉀肥貿易合作,圍繞公司產品成分、產品價格及物流運輸等方面的核心事項進行了細致的詢問和探討。他們指出,當前全球高度重視農業生產、鉀肥行業步入高景氣行情,為馬來西亞各種植機構、化肥工廠與中農國際的深入合作創造了更有利的機會,希望雙方能夠開展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交流,相信隨著鉀肥規模的提升,中農國際將在馬來西亞打開更廣闊的市場局面,與馬來西亞農業達成互惠互利的長期友好合作。

馬來西亞農業以棕櫚油生產為主,棕櫚樹屬于高鉀作物,從作物結構看,其鉀肥用量占全球鉀肥用量的8%。近三年來,由于持續面臨化肥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受到抑制,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預計,馬來西亞今年的棕櫚油產量僅為1850至1870萬噸,而一棵施肥不足的棕櫚樹結出的果實可能僅有15到18公斤重,健康的棕櫚樹結出的果實則能達到25到30公斤重。這意味著馬來西亞需要更多的化肥提高棕櫚樹的產量,而且棕櫚油價格的上漲使得較大的種植園可以消化更高的化肥成本。
中農國際老撾鉀鹽工廠地處東南亞腹地,多年來深耕東南亞市場,憑借自身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與區位優勢,已與馬來西亞多家大型化肥企業建立了緊密良好的合作關系。當前,在第一個100萬噸項目順利達產的基礎上,中農國際正在加速推進第二個、第三個100萬噸鉀肥項目建設,并為亞鉀國際未來500萬噸乃至1000萬噸鉀肥規模的發展目標做好積極準備。此次交流會的成功召開進一步夯實了公司與馬來西亞農業的合作基礎,有利于發展更多的優質合作伙伴,助力公司進一步鞏固東南亞市場,為未來產能持續釋放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中農鉀肥·賈志遠
中農加大老撾鉀肥回運,補充市場穩供應!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需求降低貨量暴減?
下半年運價將下降20-30%,明年下降40%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根據波羅的海運價指數(Freightos Baltic Index)的數據,上周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為每集裝箱8934美元,比年初下降38.5%,比去年同期下降近50%,但仍是2020年6月的四倍。行業觀察人士預計,至少到2023年,航運價格將保持在疫情前水平之上。

作為集運市場的主干航線,美線運價的高位回落,也引發了市場對集運市場的看空情緒。JP Morgan物流行業分析師6月上旬發布報告,預警航運業衰退風險。該預警一經發布,全球航運板塊大跌。報告論據主要來自需求端,分析師援引的數據顯示,自5月24日以來,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進口量降幅超過36%。
該人士指出,今年集運市場的最大變化還是在需求端,2021年由于疫情帶來的畸形的、不正常的消費導致美國的需求達到頂峰,這主要與居家消費增長有關,但今年需求開始減弱會逐步回歸以正常的服務消費為主。此外,今年美國的通貨膨脹加劇,很多日常用品和食品價格比疫情前至少上漲了30、40%,通脹對需求端的影響將在下半年更明顯。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班輪公司和碼頭運營商的數據,自今年5月以來,美國10個最大港口的入境集裝箱量平均下降了25%。根據南加州海洋交易所的數據,港口運營商正在逐步清理他們的集裝箱堆場,上周等待??吭诼迳即壓烷L灘外的船只數量,從1月份的109艘減少到22艘。
業內普遍認為,本輪集運超級牛市的根源,來自于疫情下美國進口需求超預期持續旺盛。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了美國需求端走向疲軟的趨勢,目前,一些公司已經削減了與供應商的訂單,Target和沃爾瑪等零售商表示,由于訂購過多,他們正在處理庫存過剩問題。而且,通貨膨脹在更廣泛程度上抑制消費。庫存的積累和美國通脹高峰都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進口新訂單的放緩,從而加重對美國集裝箱進口需求的破壞。
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最新的一份報告稱,今年下半年集裝箱運費預計將下降20-30%,與此同時,由于高通脹、普遍的消費模式和新造船的供給側壓力導致貿易增長放緩,干散貨運費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比例。
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的分析師表示,集裝箱運費可能會降至6000-7000美元/FEU的平均水平,這對因運費和燃料成本過高而導致高通脹的貿易商和消費者來說是一種解脫。
該報告稱,由于隨著疫情限制的放寬、中國港口的擁堵情況有所緩解,目前運價從9000-10000美元/FEU高位回落,這是下半年的一大下行風險,特別是在第三季度旺季結束后。
對于后續集運市場走勢,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原先驅動美線需求旺盛的數個因素均已開始衰減,部分機構已建議重點警惕需求拐點風險。一方面,隨著美國疫情影響減弱,實物消費正在逐步回歸服務消費。另一方面,美國消費券發放減少,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據調研,下半年出口訂單能見度有限,警惕需求拐點風險。
來源:海運網
(鉀肥與中微肥部編譯整理)
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
鉀肥與中微肥部
—— 鉀福天下 無微不至 ——
政策/智庫/品牌/課題/會務/培訓
投稿郵箱:jfyzwf@163.com
- 上一篇:市場氛圍不佳,價格有繼續回落可能
- 下一篇:全國化肥施用量已連續五年保持負增長!
- 01 1
- 02 1
- 03 1
- 04 1
- 05 鉀肥停售居多,漲勢可能還要持續
- 06 俄羅斯出口的一些消息&中國10月進出口明細
- 07 化肥保供穩價,政府再次出手
- 08 威克效應: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橫沖直撞
- 09 鉀肥漲勢在擴大/本周市場關注(2022.11.21)
- 10 俄羅斯化肥被放行/國際復合肥看弱但暫仍堅挺